?天音阁四楼
。。。。。。
卢植:太岳,此曲唤作何名?
我:《红豆》。尚书大人觉得如何?
卢植:闻所未闻!饶是老夫听了,亦是心生‘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之浩叹!
我:大人谬赞!小可适才唐突,理当罚酒一杯!
卢植见我自罚一爵,也举起酒杯浅酌一口,赞道,”好酒!“
我莞尔道,”美酒虽好,不可贪杯哦!后劲大!”
卢植一边点头称是,一边把剩下的一杯喝了个干净,又赞道,“好酒!”
我:。。。。。。
卢植:太岳有所不知,论起酒量来,满朝文武之中无人能出老夫之右!
这卢植虽然海内大儒,却不是个道学先生,真情真性,直抒胸臆,我的脑残值又上升了几分,为他把酒斟满,笑道,”敢问大人海量几何?”
卢植:一石。
我:多少?!
卢植:一石。
先有黄忠,后有卢植,敢情大汉朝的酒篓子都让我给撞上了!
(编者注:东汉一石酒大约相当于今天的4L,也就是8斤不到。但东汉的酒是压榨酒,酒精度在10度左右。考虑到当时的酿酒工艺较低,卢植的酒量应该在2斤左右。)
我:酒仙之名,大人当之无愧!
卢植怡然一笑,抚须问道,“阁下如此精通丹青宫商之道,不知师出何人?”
我:雕虫小技,仅堪自娱而已!还是不要辱及尊师大名了,哈哈。
不管你想不想它来,戏肉还是来了。
卢植沉吟片刻又问,“太岳是吴郡人氏?”
我:嗯。
卢植:公子口音听来却似蓟州口音,莫不是老夫听岔了?
我:小可自小离家,四处飘零,这口音听来不伦不类倒不足为奇。
卢植指着书案上的象牙笔架问道,“太岳祖籍郡望莫不是荆州黄家吧?平常人家如何用的起如此奢豪之物?”
我心里苦笑一声,若是真“投胎”到黄琬家就好了。
我:哈哈,五百年前与黄少府当是一家!不瞒大人说,这馆乃是甄家的,在下不过代为打点罢了!
卢植抬头朝我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脸上挂着释然的微笑。
我对卢植的反应并不奇怪,作为尚书令,他肯定看过沮授的报捷公文。甄家本来就是望族,而且是富甲天下的望族。就算甄家朝中无人,但是凭借他家对GDP的强大影响力,也应该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