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加,奉天、吉林等地区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891年,仅从营口港输出的大豆就达到731万担。这时的东北,正处在一个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
挥发河地区北靠吉林,南接奉天,土地开发和木材开采已有一定的规模,与奉天、吉林等中心城市距离适中,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地方,从各方面看都已具备了建立根据地的良好条件,冯华他们对于这一点极为满意。
按照冯华的提议,中华义勇军指挥部第一次联席会议在贺府的西跨院召开。会上,冯华把早就有了腹稿的一些东西提了出来:即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众生活、加快部队建设和进一步提高部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军事素质等问题,并形成了决议。另外按照邢亮的提议,同时还决定由周天宇和郑偃武负责筹建义勇军的第一个兵工厂。
冯华知道,以他们目前的实力,即使是拥有一批远超这个时代的先进武器,对于甲午战争这种规模的战争而言,仍然是微不足道。靠他们来挽救清军的失败,无疑是痴人说梦。目前情况异常危急,但是却又急不得,最重要的就是要“踏踏实实,稳步发展;审时度势,伺机而动”。
由于义勇军的进驻以及贺国光的大力支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龙口街就恢复了昔日的繁荣。不但许多关门的商家店铺重新开张营业,而且又出现了许多家新店铺。龙口街相对安定的形势使其迅速成为了周边地区经济贸易和物资交流的中心,龙口街甚至取代龙城,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山货、药材和木材的集散地。各地来做买卖的老客、游走江湖的民间艺人,一时间让龙口街的旅店人满为患。
另外,由义勇军投资开办的第一批工厂也成为了当地人议论最多的一件新鲜事。其优厚的待遇不但吸引了众多的手艺人,而且里边不乏有从吉林、龙海等处闻讯赶来应聘的工匠,招工处门前甚至排起了长队。义勇军直属被服厂是以落虎崖那帮妇女为基础成立了起来的,颇有组织天才的吴秀英被任命为厂长,而女人当官,也成为了当地的另一桩大新闻;以赵铁成(郑偃武开铁匠铺的那个亲戚赵六)等人为骨干,周天宇亲自兼任厂长,成立了义勇军直属兵工厂;为了将来战争的需要和提高当地百姓的健康水平,利用长白山区丰富的药材资源,聘任镇上的老中医李济棠为顾问,郑偃武兼任厂长,开办了一个制药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工厂也正在计划开办。
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可是要在短时间内安排就绪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计划开办一些新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