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二章 君臣初相会(5 / 6)

血淬中华 大风 5061 字 2021-06-06

前,执起他的手说道:“今日不算正式拜见,大家都不必太过拘束。翁师傅、冯爱卿咱们坐下详谈。”

君臣三人间的谈话气氛异常轻松、自然,毓庆宫中不时传来三人轻快的笑声。详尽听取完义勇军在辽东的情况以及冯华的改革变法思路后,光绪终于忍不住把话题转到了一直萦绕在他心中的台湾问题上:“朕听翁师傅言道,卿对割台之事还有一些设想,可否为朕细细讲说一番?”

“皇上,此事事关重大,切不可走漏了风声,可否将闲杂人等都支开?”冯华压低声音说道。

点了点头,光绪答道:“此事翁师傅已经转告过朕,朕也提前向众人吩咐过无重大事情不得靠近上书房,卿尽管放心!”

关于“组织志愿军,渡海援台,拖垮倭寇”的具体细节,冯华这些天考虑了许多,现在已经基本上有了一个大致的设想。整理了一下思路,冯华说道:“臣分析的‘倭寇如今也已是强弩之末’的观点想来皇上已经知道了,所以此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个‘拖’字。只要能长时间将倭寇拖入台湾这个泥潭,至多不过两年,倭寇的经济就会支撑不下去,台湾将极有可能重新回归大清。不过,此事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实施起来却难度极大,具体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组织志愿军渡海援台决不可公开进行,否则不但可能遭到太后以及一些主和大臣的反对,而且也会给倭寇造成口实,进而引起泰西列强的干涉;二、鉴于补给困难的原因,志愿军渡海的人数不宜过多。虽然咱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对志愿军和台湾各地义军进行资助,但毕竟不能明着进行,而且目前倭寇在海上拥有绝对的制海权,一旦他们注意到这一点,将会极大地增加补给的困难;三、此次台湾之役将是以台湾一省之力与整个日本作战,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从各方面来说咱们都处于绝对的下风。”

冯华的这一番分析,让光绪和翁同龢听得心都凉了,刚刚燃起来的热情一下子就熄灭了下去。冯华说的都是事实,照此分析这场战争要想打赢不是比登天还难。唉!本以为台湾的命运尚有挽回的余地,现在看来很可能只是空欢喜一场罢了。

望着光绪和翁同龢面如死灰般的苦脸,冯华正容说道:“刚才冯华分析的只是此战的不利之处,咱们亦还有许多有利的因素可以利用。有道是‘事在人为’,只要谋划精细、组织得力,就算是困难重重,也未尝没有获胜的可能。再说,台湾本来已经割让给了倭奴,咱们此番谋划不过是‘尽人事而听天命’罢了。能成功则功德圆满,即使失败也不必垂头丧气,毕竟我们已经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