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坐的也是一辆伏特加。解放之后,苏俄援助了一批车辆给种花家。扎钢厂的两辆伏特加就是其中的两辆。这一次去迎接苏俄专家,扎钢厂的两辆车自然不够,因为苏俄专家一行,除了有专家,还有一批技术图纸。
许大茂赶到机场的时候,杨厂长等厂领导早已经赶到,看到许大茂准时赶到,这才松了一口气。
杨厂长抱怨道:“小许同志,你怎么回事嘛?来这么晚,耽误了迎接苏俄专家,你承担得起责任吗?”
许大茂有些迷惑,明明离飞机降落还有足足半个小时。况且这年头飞机极少准点到达,提前半个小时,已经绰绰有余了。
不过,许大茂没有和杨厂长争辩,作为一个穿越者,自然知道杨厂长这么做,不过是发挥一下手中的权力而已。许大茂的重要性现在还没体现出来,他自然找上许大茂。别的人,谁后面没有点错综复杂的关系。就许大茂背后就只有电影放映员许伍德。
杨厂长有些沉不住气,在机场不停地踱步。
由于是来迎接苏俄专家,扎钢厂的车直接开进了机场,以便于迎接苏俄专家。如果不是迎接苏俄专家,可能扎钢厂也没这个特权。
来自苏俄的飞机降落到机场,飞机上坐的几乎全是过来援助的苏俄专家。有关部门早机场就直接让各单位将苏俄专家领回去。不过苏俄专家不是直接去厂里,而是去厂里安排的友谊酒店。
今天主要是先见个面,第二天还有一个会议。高层领导专门迎接苏俄专家,表示种花家高层对苏俄专家的重视。
这样的欢迎会开了不少。没办法,种花家现在一穷二白,工业体系几乎从零开始。一切都要仰仗苏俄专家的指导。只能卧薪尝胆。
在这种背景下,上上下下无论多重视都不为过。
许大茂很快与苏俄专家交谈上。
对口扎钢厂的专家组组长叫谢尔盖。另外还有三名组员,一女二男。女的叫娜塔莉娅,两个男的,一个叫瓦列里,一个叫伊戈尔。他们三个都是谢尔盖的学生。谢尔盖是莫城大学机械系教授。这一次他带着三个学生来到种花家,负责扎钢厂的技术指导。
谢尔盖对许大茂流利的俄语很是好奇:“许同志,你的俄语很不错,你去苏俄留过学吗?”
许大茂的俄语发音甚至比很多苏俄人还要更为流利纯正。毕竟很多苏俄人多多少少会带了地方口音。
许大茂摇摇头:“这倒没有,不过我老师去苏俄留学过。现在是水木大学的俄语教授。”
谢尔盖点点头:“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