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问对时,相隔万里之遥的大草原南部边缘,一千一多骑勇士驰骋在草原上,身边跟着五千多匹庞大的马群。
马队走了整整三天三夜走走停停,几乎全程都保持着匀速在运动。
渴了喝马奶,饿了吃干粮,困了就趴在马上睡觉。马群顺着大流缓缓的前进不用担心跑丢方向。
几乎每个游牧民族都有这样的本领,匈奴人甚至可以在马上作出行房的高难度动作。
就这样三天没有下马。人困马乏到了极限。
“距离大月氏还有多远啊!”
“快了快了。”
吕横干渴极了,灌了几口马奶道:“每次你都说快了。到底还有几里?”
帕格玛的眉毛拧成一团:“最多四十里就到了大月氏人的地盘。”
“哼!希望别在杀出不开眼的人阻拦去路。”
不仅吕横气哼哼的,商队的老成员都不太高兴,大宛国在今年三月冰雪融化,本来张骞、司马谈等人是打算买几匹汗血马,可没像到大宛人把汗血马当宝贝看,别说像买走几屁汗血马,就是你再有钱也不会卖出去,看都不想让你看。
有钱也不卖马激起商队的普遍反感,随后几次购物发生的冲突进一步激化矛盾。本来热情好客的大宛人好似变了人似的,对张骞、司马谈一行提出驱离令,理由是破坏大宛国内热情友好的商业氛围。
到这时候,五大三粗的塞种人新丁也会发现情况不太对,大宛国曾经是塞琉古王国的一部分,泛希腊文明的东方之珠,自号伊奥尼亚人和希腊拉上关系,但是大宛人却是纯粹的塞种人为主的国家,大宛国境内有数条大和流淌。还有数不清的小河流遍布盆地四周,城邦化标志的耕作筑城习惯,完全不同于大宛人的通报亲戚斯基泰人还过着游牧生活。
大宛人的耕作筑城习惯,泛希腊化文明。注定了他们擅长交易贸易品和诸国打交道,对战争反而并不是特别拿得出手,主要依靠城池的防御抵抗不善攻城的游牧民。
特殊的环境铸就大宛人经商的好环境。大宛人通常不会和客户撕破脸,只有面临极大压力时才会作出违心的选择。就像大宛人驱逐假装成商队的汉家使团一般,他们畏惧东方强国乌孙的威胁。更害怕乌孙背后的强大匈奴。
张骞、司马谈、甘父商议半天,只好同意离开大宛的最终表态,当他们前脚刚离开城池就遭到乌孙骑兵的袭击,一路打打逃逃围着大宛盆地绕了半圈,还趁乱抢走一个马场里几十匹优质汗血宝马,辗转两个月把大宛国折腾的七零八落,最终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