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一九六四年写máo主席《娄山关》词意。可染。”钤印:可染、七十二难、解放以后。
海拔1576米的娄山关又名太平关、娄关,是贵州北部大娄山脉主峰,“北拒巴蜀,南扼黔桂”,乃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后,贵州军阀王家烈、侯之担急忙调兵遣将在娄山关一带布防。为确保华共中央在黔北遵义建立新战略根据地,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和遵义会议的安全,中革军委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追击向北逃窜之敌,夺取娄山关,以防御川南敌军向遵义进犯。1月9日,红军从娄山关南发起总攻,大获全胜。2月25日凌晨,彭、杨率领红三军团再度向娄山关tǐng进,击败敌军2个师,取得长征以来首次大捷。战事结束后,máo、周、朱等登上娄山关,máo泽东依《忆秦娥》词牌填《娄山关》一阕,以纪念胜利:“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49年后,máo泽东诗词亦成为画家创作题材的选项之一。máo泽东诗词别具个人风格,纪事咏物,抒怀言志,在革命豪情外别有一番làng漫sè彩,着实为画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如傅抱石、陆俨少等在这项题材上俱有出sè的作品面世。李可染在máo泽东诗词作品的图像化演绎上,将革命与làng漫、传统与创新融合,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文革”前,广为流传的máo泽东诗词作品约36首,如何采纳入画则按画家各自理解与发挥而作选择。从传世公开画作所见,李可染先生据此特定题材入画的作品最早约出现于1959年,其余集中在1962年至1965年间,取材包括《沁园chūn.雪》《菩萨蛮.大柏地》《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dòng照》。
《娄山关词意图》的创作手法乃李可染先生惯常采用,就是取同一题材,采基本构图,反复再写,一本、两本、三本,甚至如取自《沁园chūn.长沙》的《万山红遍》多达7本!画面类近,技法如一,变化却在局部细节的铺排及重新组合中,似是冶炼的过程般,每写一幅并非自我抄袭而是重新创作,故每幅作品都是同中见异。这也是李可染先生刻苦勤奋个xìng的流lù。
李可染先生创作的娄山关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