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073章 慈善拍卖(8 / 12)

宦海龙腾 云无风 10791 字 2021-06-18

材作品,目前所知有三或四本。从作品构图运用的互相对比下,可察觉画家笔下的“娄山关”与“长征”构图十分接近,甚至同稿题目互换,这是稀见且有趣的现象。其实,从《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这两首诗词的内容及画家撷取入画的句子来作分析,自不难理解上述现象。

娄山关战役乃长征途中在贵州取得的一场重要胜利,也是整个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组成部分。máo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写于同年,差距仅数月而已。《七律.长征》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与《忆秦娥.娄山关》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对照,具时空不一却情境相同之慨。画家在细嚼两作时也许感悟领略其共通点,遂以相若构图处理之,可谓具异曲同工之妙!

李可染先生1959年创作的《长征》,上题“试画初稿”,“娄山关”构图既与《长征》相类。《长征》96厘米高,145厘米宽,乃横幅。由于画面空间不一,画中景物以横向展现。红军队伍循两山耸峙的狭道穿chā,行军方向明显从左方往右横越画面。远处重山叠积,状若锯齿、犬牙,连互jiāo错,见前路险阻直如万水千山有待克服。右前方山头有数人立于其顶,似俯览全局,调度军旅,佇立最前者应为红军主帅。

1964年,李可染笔下的“娄山关”面世,其中写于秋季的一帧亦是横幅,与1959年《长征》最为接近。本幅《娄山关词意图》完成于同年,未能确知孰先孰后。画幅由横改直,图中布局从横展推作纵深。红军由下而上行军队型略呈倒“之”字走向。领导人所伫立的山头也移至画面中央,主角的焦点益见明显。随着画面阔度收窄,两侧山峦距离缩近,穿越其间的川黔公路更形险隘,无疑凸显了扼守其要的娄山关形势何等重要!这种改变切合词意的描述,读者细赏之不难体会由横改直的变动原因。

李可染先生在画中设sè以墨调和朱膘、赭石,调子较沉暗厚实,明亮度较低,凸显“残阳如血”之意境。对光源向背处理则一贯重视,这种微妙变化在山体块面的明暗及狭道的受光效果上尤见明显。全幅结构规整,笔墨jīng严,雄奇壮丽,气象万千,在因应当时环境下,造就了一帧文学xìng、艺术xìng与时代意义结合的jīng品。

萧宸这幅《娄山关词意图》原是新婚之前xiǎo姨送给他的礼物之一,他对文物其实没有太多收藏之心,但对慈善倒是颇为支持,所以这次拿了出来。

萧宸拍出的第二件文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