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百师(3 / 6)

、第六两军入缅作战,着由杜聿明军长统一指挥;杜聿明军长归英军胡敦将军指挥。

戴安澜认为两军并肩作战,作战方案与军事部署应该双方协商,互有权力提出意见,把指挥权交给一方,便是从属关系,另一方只能接受命令,无权提出意见。更确切些说,即是作战计划及部署都由英军制定,英军当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行事,中国远征军的利益便无保证了,从英国人多次出尔反尔来看,把指挥权交给英国人肯定对中国远征军不利。

为此,他曾向杜聿明提出过意见。但是,杜聿明只是无可奈何地耸耸肩,什么话也没有说。既然如此,他又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局面呢?

一想起这些事,就像有一块阴影笼罩在心头,惆怅之余,不禁脱口念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立在一旁的郑庭笈听见师长竟信口念出这样不祥之词,不禁惊讶地望着戴安澜说:“师座,部队踏上征途,士气十分旺盛,必能一鼓作气消灭倭寇,凯旋而归,师座实不必过分担心啊。”

戴安澜猛然省悟自己失言,再见郑庭笈神色不安,更加后悔了。为了掩饰自己的心情,故意装出豪迈的样子,仰天哈哈大笑:“当初荆柯刺秦王,抱必死决心去争取成功,才有此豪言壮语,我们远征不抱必死决心能取得胜利吗?你看老百姓是以什么样的盛情在欢送子弟兵啊,我们不以必死决心去争取胜利,何颜再见江东父老啊!你我是军人,不要迷信啊。”

郑庭笈由衷地说:“师座浩气感人,部下愿为前驱!”

第二百师奉命兼程入缅,其任务是接替英军在同古防线。

部队经铁索桥惠通桥过怒江,再经松山、龙陵、畹町进入缅境。沿公路经新维至腊戍,再乘火车经细包、梅谋、曼德勒、密特拉、瓢背、羊米典、开当岗、平满纳、叶达西至同古。经过这样一条行军路线到达同古时,已是一九四二年三月八曰。

部队进入缅境后,受到在缅甸各地的华侨热烈欢迎。几十万华侨散居在缅甸各地,他们看到中国远征军入缅,就像看到亲人一样,流着热泪振臂高呼口号,倾其所有购买物品捐献给中国远征军。哪里有华侨居住,标语就贴到哪里。他们志愿为部队当向导、翻译,介绍情况,诉说委屈。因为他们侨居缅甸,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倍受欺凌,他们期望中国远征军扬威缅甸,从而提高华侨的地位;赶走曰寇,能够安居乐业。

中国远征军各级部队长接待前来欢迎的华侨,感谢他们的盛情,也安慰华侨们,坚决表示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