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
飞机并没有立刻降落,而是在南京市上空盘旋了好几圈。机群每低空盘旋一次、地面上的民众就欢呼一阵,真是热闹非凡——何总司令的受降专机很有讲究,前一回他从渝城到芷江洽降,乘坐的是“中正号”,这一回到南京签字,座机又换成了“美龄号”,的确是面面俱到。
1点钟左右,专机终于落地,何应钦走下舷梯,与他同机抵达的有谷正纲(社会部长、接收委员会主任)、贺衷寒(社会部次长、甄审委员会主任)、丁惟汾(社会部次长、抚恤委员会主任)、李惟果(国民党宣传部副部长),另外还有伞兵部队的老熟人、美军作战司令麦克鲁中将等人。
这时候,机场上锣鼓喧天、军乐悠扬、彩旗飞舞、花束摇动,伴随着万千民众的呼喊雀跃,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南京市的女学生向何总司令献上了一束鲜花和两面锦旗,一面旗子上写着“曰月重光”、另一面写着“党国干城”,一大帮记者涌上前去拍照,把舷梯口堵得水泄不通。
折腾了好久,何应钦才“突出重围”,在陈绍宽和顾祝同的陪同下检阅了新6军和伞兵仪仗队。检阅之后,原本以为何总司令将会发表重要讲话什么的,可没想到他在队伍前面站了两分钟,一句话也没说,就匆匆忙忙地朝候机楼方向走了,弄得大家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岗村宁次也到机场来迎接何应钦了,因为不方便出头露面,正在候机室里等候大驾呢。
从机场出来,伞兵二队乘车前往预先安排好的驻地。刚到中山北路的招待所,蔡远飞就被队长喊去开会,原来,他已经被选中担任受降签字仪式现场的“场内警卫”工作。
能够成为受降会场内部的仪仗护卫是十分难得的际遇。分配给伞兵的名额总共只有12个,其中4名军官、8名士兵。
担任“内卫”的人员必须在“陆军总司令部”集中住宿,金锁柱开着他的吉普车,一定要亲自把大家送过去。蔡远飞疑惑地问:“你刚到南京,能找到地方么?”
金锁柱哈哈大笑:“放心吧!闭着眼睛也能开到那里。”
汽车开到中山东路和黄浦路的交叉处,看见路口上立起了一座大牌坊。
牌坊分为三层,顶端悬挂着中英美苏“四大强国”的国旗,中间镶嵌着国民党党徽,底下是一个横匾,写着“和平永奠”四个大字。整座牌坊被彩条花束和苍松翠柏装饰得十分漂亮,牌坊底下还站着威风凛凛的卫兵。
从这个路口进去,经过中央军校大门、军校广场,直到军校大礼堂,沿途的牌坊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