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罗荣桓调东北。新四军到山东,陈毅、饶漱石到山东成立华东局;华中由邓子恢、谭震林等人成立分局去坚持,归华东局领导。东北局现已去了,再派5万军队去,在东北内部再组织20万武装。
会议同意[***]的报告,并通过[***]、周恩来提出的关于组织问题的建议,决定:“在工作紧张时期内,书记副书记行使政治局职权。
同曰夜,[***]代[***]中央起草向各中央局发出(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电指出:目前全党全军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以便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明煮及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
至此,[***]代表[***]中央正式确定了在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并具体阐述了这一方针的内容和部署。
“向北发展”,就是大力发展东北、华北[***]及其军事力量,力争控制热河、察哈尔两省,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以便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支持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斗争。
“向南防御”,就是收缩战线,集中力量对付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保证[***]军队主力完成向北发展的任务。
这个“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的主要部署是:卜)晋察冀滁冀东外)和晋绥两区现有力量,坚决打击傅作义、马占山向察哈尔、张家口的进攻,完全保障察哈尔全境、绥远大部、山西北部及河北一部,使之成为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基本战略根据地之一。
(二)山东主力部队和大部分干部迅速向冀东及东北出动。先由山东调3万兵力到冀东,协助冀热辽军区肃清伪军,开辟热河工作,完全控制冀东、锦州、热河。由山东调3万兵力进入东北发展。
(三)华东新四军(除5师外)调8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保障与发展山东根据地及冀热辽地区。浙东部队向苏南撤退,苏南、皖南主力撤返江北。
(四)成立冀热辽中央局,并扩大冀热辽军区,以李富春为书记,[***]为司令员。罗荣桓到东北工作。将山东局改为华东局,陈毅、饶漱石到山东工作。现在的华中局改变为分局,受华东局指挥。
(五)晋冀鲁豫军区,竭力阻滞并打击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