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六十六章 S13试生产(4 / 53)

资收购的就不说,这本身就已经是智云集团的一部分了,比如领域的指纹识别万金科技,铝合金机身领域的安隆精密。

一方面是通过战略投资,成为控股股东的,具体例子就有做屏幕的华星科技以及其他一些公司。

其次则是一部分战略投资,持有一部分股份,但是不控股的企业。

比如同样做屏幕的京东方,做触控IC,同时已经向市场供应指纹识别模块的前顶科技等企业。

除了这些收购,投资手段外,智云供应链体系里的利润分配以及价格体系也是至关重要。

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流程:供应链厂商研发出来一款新零配件产品的时候,智云一旦确定采用,就会大规模下订单,同时还会给供应链厂商比较高的采购价,让供应商拥有充足的利润。

按照产品研发投入,采购数量,采购成本,量产成本等诸多不同,会在后续一段时间后降低采购价。

并且这个降低采购价的流程是阶梯式持续的,隔一段时间就会降低一定比例的价格。

以此逼迫供应链厂商在新产品研发出来之后,持续进行研发,降本增效。

同时老款产品也会因为逐渐没有多少的利润,进而逼供应链厂商在研发领域里保持投入……最好是把前面赚的钱都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当中去。

换句话说,智云前期给供应链厂商的高利润,可不是给那些供应链厂商的股东们用来分红的。而是给他们用来进行研发的……你要是不进行研发,那么可能两三年后,你没有了新产品,同时老产品也到了寿命期的尽头。

这个时候,基本上也就相当于被踢出了智云供应链……这种失去了研发力量,又被踢出去供应链的厂商,基本上就是破产倒闭的命。

至于供应链厂商的老板怎么赚钱……他可以获得一家稳定而高效的供应链企业啊,这股份值钱啊,可以从股份里套现赚钱啊。

至于分红这种低级的事,很少有大企业会搞的。

比如智云上市以来,从来都没有进行过分红,只是在去年的时候进行过一次股份回购计划……当时赚的钱太多,现金流太高,这么多钱一时半会的也花不出去,因此就进行了一次股份回购计划。

也是当时的这一次股份回购计划,直接把智云的股价拉高到了六千亿美元大关!

当时趁着股价高企,徐申学以及一大票战略投资者们就出售了不少股份进行套现。

大股东们趁机套现,普通投资者们买到了更多的股份,股价也变的更高……所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