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臣就直说了,臣家大郎在安北戍边,这二郎呢一向对武事提不起劲,臣听了太尉府的一个先生说,也可以试试文官的路子,学学檀家,自此二郎就算是其武从文了,一门心思的想考上科举,呵,屡试不第啊,荒废这许多年,那文官都是世家把持,自小就培养,开个讲堂就能做文官?臣不懂。”封耶罗上了年纪了,有些搞不懂,读书也可以速成的?那他家老二读了这么年好容易死心了,现在转武事又算怎么回事?
“封大将军说的是,但臣要说的是,若是开起寒门录事之风,怕是与天下为敌啊,何况,以臣对殿下的了解,这怕不是一时之计,定会成为朝堂定制,再加上殿下想要的怕不是什么寒门贵子,而是不设限制吧,天下必定哗然,那逯三绪一个湖人尚且不敢擅自改制,不过是捧了个伪帝作威作福,臣是担心啊。”林合浦确实很了解杨显,这路子一通,怕是就要甩开世家,那当前还算支持路王府的剑南道世家豪强们不得炸了锅。
“林先生说的,臣不懂这些,却知道封大将军说得对,若是文官也可以读几个月书就能任官,怕是读书人也就不值价了,这天下的大儒岂能善罢甘休,祖龙都难堵这悠悠之口啊。”迟枪接着说道。
“诸位说的在理,臣附议,殿下切不可与天下为敌啊,豪强世家扎根乡里,阡陌之地绝无二言,若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只怕当年为殿下唱诵的太学生们也会……”陈应武行礼道。
“呵呵,你看看,你们误会了不是,我的意思是,咱们现在不是缺乏文吏吗?开个抚民堂,不过是为了咱们急缺的文吏做个集训,主要是做些书吏、主簿和佐贰官的事务,怎么能算是取士呢,一隅之地也不敢妄称取士。”一个支持者都没有,杨显干笑两声,解释道。
“书吏不错,主簿和佐贰官已经有品级了,怕是难以服众啊。”林合浦没有被杨显和稀泥的话糊弄,直接将抚民堂的出路,就定在书吏这个没有品级的事务性的小吏阶层。
“殿下,林先生说的在理,若是有了品级,这鱼龙混杂的出身,必然会引起争议,还请殿下慎之。”封耶罗也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好,好,好,那就书吏,书吏总可以不分出身了吧?”杨显其实想做的是给所有愿意读书,读过几天书的人一个机会,这里的人口基数庞大,天资聪慧的不在少数,给他们一些时间,总会杀出重围,或许可以改变规则。
“殿下,出身还是应该有的,寒门、良家子已是格外了,否则正如封大将军所言,鱼龙混杂,那骤贫乍富之辈若是混入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