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极大呀。”林合浦并不打算让步,他成为通缉犯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敌人,那是要世代挨骂的。
“商籍不算格外吧?”杨显心头有些堵,忍着不适,又问道。
“商人行商串货,只有货值,没有家国,他们入了公门又升迁无望,难保不做损公肥私之举,不妥。”陈应武开口堵门,他对之前刺杀杨显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对商人没有好感,而且商人乃是四民之末,千年来都是如此自然有道理。
“没有商人走街串巷如何能让货值流通,若无行商货运,南北货物岂能交通,不能以偏概全嘛,你们想想当年吕不韦做秦国的宰相做得不比其他丞相差,还有魏国的白圭、越国的范蠡等等。”杨显耐着性子,他来自商业发达的时代,对商业的重视远超天下人。
“殿下所举之例并不恰当,那吕不韦奇货可居可不是什么好人,白圭与范蠡则是除官之后才做得大商人,再说千百年来这样的例子又有几个呢?若要说商人的用处,自然是有的,当今天下这些数得着的大商贾谁背后没有世家豪强的扶持呢?地方上的豪商更是如此,但也恰恰说明商人不可擅开公门,不说他人,只说咱们蜀地的武家、晏家、季家、孙家、秦家,他们哪个没有朝堂之人?但是本质上读书人为主,读了几本圣贤书总归是要想着小民百姓的,若是商人直接入公门,那岂不是商人为主,这些人可不会有关心百姓生死,到时候国将不国,民不聊生。”林合浦洋洋洒洒的反驳,只看众人不断点头就知道,他们很认同。
“商人也是人,何况做官的捞钱,他们本来就有钱,也就能少捞一点……”杨显想着前世发霉国就是资本主义的集大成者,人家不一样成为强大帝国,还要给大家讲讲这个商人做官的好处。
“殿下,臣不知殿下从何处听来的歪理,商人逐利,怎会顾及百姓,千百年来留名的有几个是商人?商人入了兵部、大将军府,朝廷开边策就是这些商人收买御史提出来的,这些杂碎为士卒提供的军械粮草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冬装里面塞的是谷草……谷草啊,殿下,万万不可重用商人啊,到时候寒的是军心啊。”封耶罗单膝跪地,严肃的表情告诉大家他很认真,大声的打断杨显的话。
杨显被吓了一跳,眉头皱着不爽,却也提醒了他,前世志愿军在前线生死相搏,上海的大商人们却拿到采购订单之后以次充好,连给不对提供的脱脂棉都是发霉的,以至于本不致命的伤却带走了许多志愿军的性命,后世一直都骂着,疫情期间霉国的魔幻也让人触目惊心,唉,算了,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