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一章 忆往昔(十六)(2 / 6)

刹那灿烂 亨依尔 5800 字 2天前

,就寻了手巧的匠人做了个包皮,日常当做防身的实用物件,这回摆出本来是凑凑数用的,不想被我瞧中了。这些个物件价值都不高,高一些的是那字帖,一共有三幅,只这些东西不当吃又不当穿的,在动荡的时局下,不及金银来的有力。字端笔正的是两幅诗帖,写得很随性的是个杂记,都是从同一个破败家里收来的,都是真迹,看看里面传承有序的印章似也在佐证着这些话,只没有什么大家、名家,传的手数也较少。三幅作品里面只随性之作更得多人喜欢,可能与麦芾癫狂的性味有关。一番探讨之后,所有的物价都给估了个价,其中的《本草全录》和金凤碧玉簪他们的意思就是送我们了,可能是他们也一直留意我对这两件物事关注的时候要更多些,另一方面货值确实也不高,就想送一份人情。我只说不必如此,也不太在意那些事。杨彦之给他们汇了钞,都是他们原州大商号的通票,当时市面上虽有些新开的银行,只这是新奇的事物,大家都将信将疑的,还在观望中,所以多还是用些老办法。事情办完,他们原本准备留我们用餐的,我们确实没兴趣,另外展会的客人很多,总有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不好把营生完全给放一边,只说日后再聚,我们就出门了。他们热心的让人把我们购得的物件包裹好,又送到车上来,我们上车出发之后,还见得那几人愣愣的在门口和我们招手再见。”

“汽车往回返时,天色已经不早了。挑选物件的时间并不算长,价钱上那货主给的也都比较实在,也没什么价好还的,也是不费时间,主要是讲述物品的来历和展示物品的特异,有些费时,不过这些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好手段,而且另外还是有不少好处的,算是见证了一部分的历史。虽然也没什么用,又不把它当营生,只当是乐趣了,不过都还是蛮有意思的。在车上,杨彦之有些兴奋,上车未久,他就张口欲说那匕,还没说出第三个字时,我只示意他不要讲这个。这倒不是我看出了什么,只是有些话却是不方便给第三者知晓。他当即醒悟,顾左右而言他的,尽说些他挑的那些东西,那纹饰,那铭文,那造型等等的,都是不多见的,价值也不小,应该是物有所值,说得眉飞色舞的,听起来也很专业的样子。杨彦之的言语给我提了个醒,这个匕应该是有些讲究被他发现了,想来该是个有来头的物价,不像那宝剑,虽说看起来来头也不算小,也有不少事说的清,但也未见引起他太大的兴趣,由此可见,那匕必有独到之处。到了家,见到杨彦之的马车也正在门口等,估摸着丸子已经早回了,我有些焦急,就当先而行。杨彦之在车里拿东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