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形成自己独有的东西。我当先会带亚日去余斛,在那边一边求学,一边开阔些眼界,我们德安府还是太偏狭了。趁着局势暂时还未大乱,中间会抽出些时间带他到处走走看看,自然,省亲之事也是应有之义,只恐怕不会太频,还望你谅解。计划大约会在余斛把初教完成吧,中教是准备带他去京师,看看咱们这心脏是如何运行的,认知一下花花世界以外的东西,外出和省亲也是一样的。至于说到大学,我希望他到时能够去西洋看看,根据以前掌握的情况,如果情况没有太大变化的话,我个人认为会在格里斯较长期的落脚。当然了,这些也都需要你的谅解和配合。西洋的情况我和你前面说过,国小,通行方便,这四下交流也方便,限制很少,随性而居都是可以的,当然也有可能在兰西、容克这些地方长期落脚。边走边看吧,那时我所学应该已基本尽都教于他知,只不知到时亚日的人生际遇如何,另外这个过程中也是要看他的个人人生体会。到时再看亚日的年岁和时局情况,若要不急于成家立业的话,想着后面最好再出去离坚一回,看看别人的世界又有什么不一样,甚至说让他自己独闯也是可以的。待他归国觅事后,我就该归隐一侧,剩下就看他能在那些年中学到什么,如何抉择,怎么去用了。扶上马,送一程之事,我就不去做了,你们看着办,然后就由他施展就好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依据情势做好预判,适时配合支持与他就好。我想我所教出的学生,定不是那碌碌之辈,这却不是自夸。”
亨书勤听着葛自澹的言语,已经应承了的事,自然也容不得反悔,虽然描述的前景很令人高兴,然而却也还有太多的惆怅和遗憾,主要是估计日后的时间里,想要与三子见面机会就少了。另外在国内可能情况还好些,国外的话,花销也必然不会少,相应的其余二子的花销就需节约些了,却不好伸手找父亲要。毕竟就亨书勤的小家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再者又有兄弟多人,能做主的事并不多,指望差事薪水的,也不过只能维持一家人日常生活和人情往来之用。虽说亨家在德安府也是响当当的人家,只主要是以家风、教育闻名,财力上就相对一般些,再说自己毕竟只是家族的一份子,能分给自己的也不会太多,但好在都还负担得起。
葛自澹见亨书勤一时并没有说话,以为他有什么顾虑,望着他,说道:“贤弟可是有什么其他意见?”
亨书勤醒悟,忙说道:“自是没有意见的,只这样的话,实在是拜托兄长了。”说完还给葛自澹行了个礼。
葛自澹说道:“那倒不必,一世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