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零四章 秋狩(1 / 3)

?俄国使团在北京城吃也吃了,玩也玩了,调查也做足了。钦天监和礼部也把皇帝接见使团的日子定下来了,太和殿也都让太监宫女们打扫一新,都到这些准备工作都做足了。礼部也派了侍郎亲自带队教导俄国使团礼仪。

一支外国使团要想见到皇帝可是相当麻烦的事情,清朝方面已经准备着要按照一个大典的方向行动,在京的各部官员以及直隶省内有品级的地方官员,俱都接到了到京敬贺的最后期限,满八旗汉八旗,宫里宫外,杂七杂八的事情一大堆。总之就是罗刹国万里迢迢向清国进贡,足可见“威服四海,恩加宇内”。

总而言之,年前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功,今年罗刹便是万里迢迢地前来进贡,怎么热闹怎么办,怎么声势浩大怎么办,这是脸面问题。就连一直操心明年平台军饷钱粮问题的康熙皇帝,也默认了这一次耗资巨大的“面子工程”。这是大国的脸面,再怎么节省,这方面也是不能够省的。

这其实是一个误会,当初俄国使团聘请的山西商人周玉民自己理解错误,以为这支使团是来进贡的,因此连带着听他解释的奉天将军也把这种错误观点写进了奏章里。而康熙皇帝和满朝文武不疑有他,大概他们的思想里也没有“平等主权国家”“友好访问”这种概念。

礼部侍郎亲自带队要教导俄国使团面见皇帝的礼仪。俄国使团一百二十余人,总不可能所有人都有机会见到康熙皇帝的。身为清国亿万臣民的统治者,康熙皇帝还是很值钱的,一般人也见不到。

包括达夫在内的五位俄国官员,一位学者和一位画师,七人有权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因此礼部的官员只需要向这七人教授清国的宫廷礼仪就可以了。

因为误以为这支使团也是“进贡”的,所以当礼部官员教授达夫等人如何下跪的动作时,达夫终于无法忍耐了。清国的礼仪实在繁琐至极,即便是改革以前的沙皇俄国,也没有这么麻烦的礼仪。但是如果麻烦也就算了,毕竟入乡随俗,但是对方要让自己向清国皇帝下跪却是绝对不行的。即便是面对上帝,也无需如此地跪拜。最重的跪拜礼也不过是单膝而已。何况他们是出访他国的使团,如果自己跪了,如何与对方谈判。谈判签订条约的前提是谈判双方是平等的。即便是战败国,也不需要受到这种待遇。

因此达夫及使团众人向礼部侍郎坚决反对,要求拒绝跪拜。礼部官员当然不肯,这次的使团觐见,直隶省有品级的官员都要参加,如果使团不跪拜,康熙皇帝的脸面.国家的脸面往哪里搁?

因为双方的分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