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这些家眷怎么办?”由于张旭他们的袭击较为突然,张超比较信任的手下也被他带走了,所以大难临头时,没有人就没有人理会张超的妻儿了。
候仲此刻对这些人的处置拿不定主意,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张旭。
“放了吧,他们也没有妨碍到我们!”张旭不是一个嗜杀的人,杀了俘虏,除了徒增张超的怒火之外,没有任何好处,自己也不会在手下面前开一个坏头。乱世生存不易,当自己有能力时,适时地伸出援手,有时也会收获心灵的平静。
太守府分前府与后府,前府是太守日常办公的地方,后府才是家眷生活的区域。张旭将整个太守府都巡视了一遍,交待下面的人注意需要把守的地方之后,自己便赶去前府,处理善后工作。
太守府衙中,今日正在办公的各个官吏,并没有选择在战乱时逃离,大厅内,郡丞、功曹等主要官员,被候仲等人围成一圈,但是丝毫看不出官员的脸上露出恐惧的神色,甚至连一丝慌乱都没有。
在汉朝,虽然皇权至上,但各郡太守却相当地方上的一个个土皇帝,军政财权一手抓,皇帝为了制约太守而设置刺史一职,专门监察一州之内的太守行为。只不过如今天下动荡,刺史的权力也不再仅仅是监察,而是越来越多的行使政治军事权力。
从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废刺史、设州牧一职,到如今州牧与刺史交替废置。两者之间在权力大小上已没有太大分别,都逐渐行使一州的行政与军事大权,从黄巾之乱后,刺史掌权、州牧重置也就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太守府的属官也没有了之前的大权在握,处处受徐州刺史的指挥,原先太守只对丞相甚至皇帝负责,现在又多了一个刺史,属官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在职能上,郡丞、功曹、尉曹、决曹、诫曹、仪曹分别统领百僚、考核官员、率领军队、执掌刑狱、抓捕盗贼、参议政务等,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一个小朝廷。既然太守和尉曹不在,那么就只是少了一个决策人,太守府各项职能依然运转如初。
各个官吏的底气也就在此,想要掌握一个郡,必然要先掌握一郡的官员,不需要全部,但主要的几个却是必须的。否则你如何掌握钱粮,发布政令,维护治安,难道自己去统计、去调查,费时费事,而且禁不住他们在哪就给你下一个绊子。所以他们往往有恃无恐,见风转舵。
与之后赤壁之战时,鲁肃劝孙权,官员可降,主公不可降,是一个道理。主公在一个位置上掌握权势,靠的是赏和罚,而主公的意志,是靠下属行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