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城的农业生产发展由此上了一个台阶,比起原来鸡笼寨的生产方式不知道强了多少。
自从钟离就职后,走遍了城外田野,让基隆的亩产量提高了一倍多。基隆城的粮食能在一年内就基本自给,钟离立下了大功。
钟老汉此时听了这首民谣,擦着眼泪对赵兴道:“熙宁元年,淮南大灾,而且田租很重。虽然陛下免了所有赋税,但是地主收的租子却是增加了。多少人家饿死路旁,多少年轻人都被当叛民杀死。我老汉家里有十几口人,都是死在地主的平叛大军手里。如今听到这曲子,那一幕幕如在眼前呀。”
“都是朕的失策,朕愧对百姓。”赵兴一脸愧疚。
“皇上,这都是宋朝那些官僚地主的错,若是按照皇上的新法,岂能饿死那么多人。自从到了新都后,不仅有饭吃,还有房子、活计分配,这都是皇上的大恩啊!老汉德皇上新法之恩,成了屯田令,必定完成屯田任务,不再让百姓受无粮之灾。”钟离哭泣说道。
赵兴后世小时候也受过灾,那是九八年大水,好在县里派下了救济粮。可是古代,不仅没有救济粮,还要把流民当叛民杀,这种残酷的景象已经远远超出了赵兴的想象。
第二天赵兴开始打马巡视城外,基隆一班地方官员陪同。
三万瀛国壮丁仍然在修路,从基隆到台南的驰道已经修了将近一半。霹雳弹也被重新设计,转为民用。专门就用在开发上,利用其爆破力,平整土地,炸开山脉。驰道的修建,田地的开辟都因此快了不少。如果这条驰道修建完成,从基隆到台南快马也就是一天的路程。这条长达七百多里,宽四十步(一步一点五米)的驰道,全部用混泥土铺垫而成,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多,都是运送水泥、鹅卵石、河沙、煤渣、石灰等修路原料的。
水泥与后世的水泥不同,是天工学府按照赵兴的吩咐研制的,质量要比后世的水泥差远了。虽然不能作为建房子的材料,但用来铺路还是很实用的。路面上还要铺一层煤渣,碾压后,再喷上黄漆,也算是光明大道了。
运送原料的车辆多为人力板车,牛车都很少,这给驰道的修建增加了不少时间,但是这个牲畜的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解决的。帝国的版图太小,人口又多,人吃的粮食都不够,哪里还有粮食养牛马。虽然购买了一些,但都分摊到十五座城池的修建上去了。
大量养殖牲畜,是帝国的发展计划之一。一路向南,开发麻逸,开发东印,开发澳洲是内阁拟定的发展计划。赵兴也考虑在澳洲大量兴建养马、牛、羊等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