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才是今天的,欠帐补完,请大家记得要投票支持啊。
建安三年春(公元198年2月),曹操准备攻打张绣。曹操在去年讨伐袁术的战争中,旨意一下,诸候响应,莫敢不从。他看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今次,他还想借天子的名义,讨伐不从己之人。但是诸候之中,实力有大有小,所以曹操攻打的顺序也要有先有后。先弱后强,先易后难,这是兵法常识,曹操是兵法大家,曾经注解过《孙子》,他不会不知道。
曹操不但知道先弱后强,先易后难的道理,而且他也是这样去做的。他鉴于袁绍、孙策、刘表势力太大,不好消灭,一旦用兵,迁延日久,必生变故。而张绣虽得刘表支持,但二人貌合神离,正好拿张绣开刀。
曹操认为此次出征,势在必得,因此手下的知名大将,全部不用,让他们好生防守领地,曹操此次出兵只带了典韦、许禇、曹洪、夏侯敦、长子曹昂及爱侄曹安民,连谋士都没有带。他认为区区一个张绣还不是手到擒来,如果张绣在大军到来之前,就能主动自缚双手,到军前投降,那就算张绣走运,饶他一死;如果不识时务,负隅顽抗,就率大军将其剿灭,也不算是什么难事吗。曹操此次出兵,也没打算瞒过张绣,因为自己实力太强了,自己根本不需要对张绣掩饰,就是要告诉张绣,我来打你了,你能把我怎么样?这样,就给张绣造成了一股无力感,使自己能更轻松地打败张绣。
但是曹操又犯了兵家大忌,他只知己,不知彼。他主观地认为张绣一介武夫,不通兵法,没什么难对付的。但他不知道,在张绣的军中还藏着一条毒蛇,随时能给曹操致命地一击(不用说了,大家肯定都知道他是谁,就连易中天先生都非常推崇他,他就是―――大家还是继续看下去吧)。
张绣得到曹操前来进攻的消息,探知曹操势大,自己独木难支,派去向刘表求援的人又说刘表畏惧曹操,无意与其为敌,不敢出兵。张绣无计可施,就想投降。贾诩(字文和,就是此公了,易中天先生都是他的粉丝)劝道:“主公统领凉州精锐,战力颇强,而曹操远行至此,补给不便。我等不应轻易投降,不然曹操就会轻视主公,主公在曹操帐下也得不到重用。”
张绣问道:“依先生之见,应该如何?”
贾诩道:“我们应该先胜一阵,让曹操感到并无把握吃掉我们,逼其派人来议和,这样我们再投降,才能捞到最大的好处。”
张绣道:“就依先生之计。”张绣采纳了贾诩的计策,同手下胡车儿、雷叙整顿城防,准